清水泛波,水鸟栖息;沿岸柳枝迎风舒展,植被葱茏,如今白茆镇江坝社区的龙塘已然成了附近居民散步、健身的好去处。而当地的老居民汪开定还清楚地记得,曾经这里还是一片布满垃圾的水塘,周边杂草丛生,一到雨雪天,土路泥泞难走,到了晴热天里,水塘又臭味难闻。
“改造得太好了!我们非常满意。”汪老高兴地说,“以前我们环境保护意识还不深,现在是真的感受到环境好了给生活带来的好处,住得舒畅,人的精神也好了。”
“这块是白茆镇生活污水生态治理示范项目的一个施工点——光明粮油厂的三个塘口其中的一号塘,当地人称之为‘龙塘’。在治理前,周边生活垃圾、污水直排入塘,导致水体发臭,尤其夏季气味重,居民反映强烈。治理后,通过对水塘清淤、收集生活污水,重新构建水生态,再通过活水补水,使水循环起来,从而保证了水质的长治久清。”安徽水韵环保白茆项目部负责人刘强介绍说。
多年来,由于新建污水管网和处理厂投入大、运维成本高,如何处理点多面广且分散的农村生活污水,一直是困扰基层政府的难题。鸠江区白茆镇以生态治理这把“钥匙”,变废为宝,把“龙须沟”变成景观带,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位于无为大堤外濒临长江主干道的白茆镇,岸线资源十分丰富。2019年底,借“长江大保护”之机,白茆对全镇生活污水现状进行了全面摸排和调查,经过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和遴选比选方案,最终确定以“生态修复+生态治理+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先期对集镇区域内的生活污水彻底治理,清除历史旧账。
整个生活污水生态治理示范项目工程实施区域位于白茆镇集镇区,主要包括新街、老街、光明粮油附近 3 口池塘及周边住户、一通道、二通道、育才路周边住户及永定家园、白茆中心小学和六洲中学等。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及修缮污水管网,污水生态治理设施、水体资源化利用设施、汇入下小江之前受纳水体生态修复的设计、建设和运维。目前,项目整体工程量已全面完成。
如今,包括龙塘在内的集镇区的三个黑臭塘口已成为当地一道新生态景观。生活污水户收集率达95%的三级管网已全面投入运行;日处理600多吨生态塘鱼翔浅底,生态浅表湿地贝螺歇息、草长莺飞。经检测,处理过的水体各项指标均稳定满足设计要求。
“我们的生态治理项目克服了农村管网不健全,雨污合流严重,水质水量波动大的难题,处理出水能达到国家地表水IV类标准。同时,污水收集采用‘集中+分散’模式,大量减少新建管网投入。”白茆镇环保办负责人李祥介绍说,处理后的污水,“能施肥可灌溉”;进入地表后,“能洗衣可洗菜”,真正实现了“治理一方,美化一片”。
在治理项目中的生态湿地版块,水面莲花摇曳,两岸芳草萋萋,已可见景观雏形。
“白茆生态治理项目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后期运行维护方面,实现投入与产出并举。”李祥告诉记者,比如对治理后的光明粮油厂附近这3口水塘进行鱼类、贝类投放;通过对生态湿地系统动植物的调配,实现软体动物,特别是贝类培育与繁殖;通过对生态塘、生态湿地的土地利用,种植“水八仙”、果木等经济植物。
污水变成了“肥水”,实现了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近年来,鸠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项民生工程来抓。为加快推进这项工作,探索治理模式,提升治理成效,鸠江区按照政府主导,因地制宜、监管同步的原则,适时启动了白茆生活污水生态治理示范项目,通过示范项目的引领,带动全区下一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全面开展。”鸠江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吴健表示。
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创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