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科普小课堂继续为大家介绍水生态系统的构建流程中的水生动物群落构建及后期维护管理。
水生动物群落构建方法
经典生物操纵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利用浮游动物控制水体藻类,非经典生物操纵理论核心内容是利用鲢、鳙鱼控制蓝藻。考虑到两种理论的不同应用条件,即鲢、鳙能滤食10um至数个毫米的大型浮游植物,而浮游动物一般只能滤食40um以下较小浮游植物,故对于蓄水初期水质较优人工湖水生动物群落的构建(以鱼类为主),可结合以上理论基础,通过设计合理的食物网,同时利用浮游动物与滤食性鱼类控制藻类。
01水生动物选种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得出水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及营养关系,生物种群间关系(不含水禽)主要由以下几条食物链构成:
①浮游植物为第一营养级: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杂食性鱼、滤食性鱼、底栖动物→肉食性鱼;浮游植物→杂食性鱼、滤食性鱼、草食性鱼、底栖动物→肉食性鱼。
②沉水植物为第一营养级:沉水植物→草食性鱼→肉食性鱼。
③有机碎屑为第一营养级:有机碎屑→碎屑食性鱼、杂食性鱼、滤食性鱼、底栖动物→肉食性鱼类。
考虑不同鱼类及底栖动物的生活空间差异和食性差异,从当地物种中选取多种鱼类和底栖动物构建上述类型食物链,并形成合理的食物网,使所选物种在栖息空间和食性方面能够很好地互补,更好地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
02水生动物投放比例阀值
由于不同湖泊的营养结构都是在与其环境协同作用后所形成的特有的结构,故不同食性鱼类放养比例无法形成统一标准,应分析不同食性鱼类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控制其放养比例,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同区域条件相似、鱼类结构相对合理的湖泊,适当进行调整。在水生态系统建成后,应对系统进行监测,追踪其发育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调整。
对于新建人工湖鱼类群落的构建,第一,在不同食性鱼类比例控制上,投放少量滤食性鱼类,同时构建肉食性鱼类群落调控滤食性种群鱼类数量以保护浮游动物。第二,为控制水体透明度及底质再悬浮,以促进沉水植物在吸收营养盐方面能竞争过藻类,严格控制杂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及底栖食性鱼类。在以上限制基础上,对于东部平原地区人工湖,投放比例可适当借鉴同地区受人为干扰较小时常见鱼类渔获物组成比例。例如早期太湖、巢湖和太湖东部湖区(草型湖区)常见鱼类渔获物组成比例为:肉食性鱼类比例为34.2%~57%;滤食性鱼类比例为10%~38.3%;杂食性鱼类比例为8%~18.2%;草食性鱼类比例为2.8%~4.1%。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工湖各鱼类重量建议投放比例:肉食性鱼类40%~50%,滤食性鱼类,10%~20%,杂食性鱼类10%~20%,底栖食性鱼类<10%,草食性鱼类<6%。
03时间次序
由于底栖动物净化水质能力较强且不会影响水生植物的生长,为营造良好的生境,在水生植物群落构建完成后,先构建底栖动物群落以净化水质,待后期水生植物生长稳定后再构建鱼类群落。
后期维护管理
在人工湖水生态系统初步形成后,需经历一段时间与环境相互作用才能最终趋于稳定。由于人工湖水生态系统系人为设计,建成初期比较脆弱,必须通过维护管理促进人工湖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平衡。包括建立日常水生态监控与应急系统、水生生物管理、规范湖区游客行为等。
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创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