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的恢复,需充分考虑常水位、枯水位、丰水位的变化。
一个成功的水生态设计方案,离不开对边界条件进行详实的调研和分析。
从岸上到水底,尤其水位波动区,需明确不同环境下的水位变化情况,设计时结合不同水生植物的生态习性,因地制宜做好空间配置与时间配置,才有可能确保植物群落修复后的稳定性,避免不必要的工程损失。
比如我们11月份去做了项目调研,发现驳岸宽阔、水深适宜,便设计了大量的挺水植物打造景观,加上业主催促,项目匆匆上马,结果来年6、7月份几场降雨之后,水位持续不下,景观没做成,植物全淹死,施工方叫苦不迭。
什么原因呢?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项目边界条件估摸不足。很多时候,一两次的调研只是帮我们对项目有个直观的认识,更多的时间,应该放在相关资料文献的查阅上,通过多方了解,才能让我们对观察对象有个相对完整的理解。
当然,除了水位因素,植物修复的边界条件还有很多,透明度、流速、水深、基底条件等等都应考虑,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过相对详细的介绍,需要更多了解的小伙伴可以点这里:
《河湖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技术指南》指出,在设计高、低水位之间的岸边水域时,一般要保证3m~5m的宽度范围,作为水位变幅区,进行相关植物恢复的设计。当然,在具体项目中这可能也要结合具体的驳岸类型来综合考虑。
水位变幅区的植物,可以包括沉水、浮叶、挺水以及湿生植物。针对有行洪排涝需求的水体,一般不宜种植沉水、浮叶和大型木本植物;水深过深的水域也不宜设计沉水植物。
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创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