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如今,越来越多的自然美景正成为北京市民生活的背景。近年来,本市以“保优Ⅲ”“消劣Ⅴ”“强生态”为重点,多管齐下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来自市生态环境局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37个国考断面中,Ⅰ—Ⅲ类的水质断面26个,占70.3%,同比增加16.2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断面,动态达到国家年度考核要求。
清洁水体指示物种分布扩大
水生态环境质量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理化指标,也包括水生生物和生境指标。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质量既要清澈见底,又要有鱼有草。
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刘保献介绍,2020年-2021年,市生态环境局开展的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结果显示:北京水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水生生物物种丰富,五大水系主要干支流、重点湖泊和大中型水库监测到浮游植物134种、浮游动物231种、鱼类41种。
同时,还监测到宽鳍鱲、黑鳍鳈、马口鱼和中华多刺鱼等多种北京市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此外,共发现了37种EPT物种,在全市五大水系中均有分布。EPT物种被公认为清洁水体指示物种,是指底栖动物群落中,蜉蝣目、襀翅目和毛翅目这三类水生昆虫的统称,它们对水质非常敏感,可以看作水系清洁的“风向标”。
从综合评价来看,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从河流来看,55.7%的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优良,其中,山区河流水质清洁、自然岸线保有率高、生态本底较好,水生态环境质量达到“优秀”或“良好”。
保“一盆好水”送“一河清水”
在水环境保护中,本市保上游“一盆好水”,全力守护密云水库这个“无价之宝”。在密云水库实现全封闭管理和监控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流域水生态环境精细化监测网络及体系平台建设,持续提升监管能力。密云水库水质持续稳定达到Ⅱ类,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同时,送下游“一河清水”。京冀两地建立了白洋淀流域跨界协作机制,推进大清河流域水污染共治。去年,以再生水利用、水系循环、生态构建为重点,在丰台区、房山区实施了一批水生态治理与水生态修复项目,进一步提升大清河流域水质调节能力,出境断面水质改善至Ⅲ类,汇入白洋淀的水更清澈了。
力争提前3年完成治污目标
2021年起,全面启动消劣工作,有关任务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计划和年度总河长令,明确任务目标和各区责任。2021年以朝阳、房山、大兴、昌平、通州区为重点,“一河一策”制定“工程+管理”治理措施,年底实现了全市劣Ⅴ类河流的动态清零;2022年聚焦汛期水质波动,通过开展“清河”“清管”行动进一步保障消劣成果,运用监测、预警、通报等手段,严防劣Ⅴ类水体反弹。2022年上半年,100个市考断面无劣Ⅴ类水体。
全市按照“查、测、溯、治、管”的思路,在“查排口、测水质、溯源头”的基础上,突出“治”的工作,2021年启动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预计今年底全部整治完毕,力争提前3年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
探索水生态修复“北京路径”
本市还以“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为目标,在重点区域开展试点示范,努力探索水生态修复的“北京路径”。
本市持续开展水生态环境质量调查监测,在全市五大水系布设200余处监测点位,以理化、水生生物、生境为监测指标,涵盖河流、湖泊、水库等不同水体,定期开展调查监测。评价结果显示,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55%左右的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优良。
同时,利用人工智能、环境DNA技术等技术,开展水生态智慧观测系统建设,对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基因测序。在大兴区新凤河、丰台区园博湖率先搭建鱼类实时智慧观测平台,实现鱼类实时监测记录、人工智能识别等,更直观、便捷跟踪评价水生态治理与修复带来的成效。
“用生态办法解决生态问题”,近年来,本市持续推进河湖缓冲带建设与自然岸线保护,促进水体生态功能进一步恢复。2021年全市自然岸线保有率为67.9%,其中,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达到75%以上。特别是大兴区新凤河实施修复后,水质从劣Ⅴ类改善至Ⅳ类,水生态提升明显。此外,还在丰台区河西地区探索新的修复路径,促进多要素、全流域的系统修复与改善。
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创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