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对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用重大,但不科学、不合理使用也会对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2015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农药使用量连续6年呈下降趋势,“十三五”期间年均农药使用量(折百量,下同)27万吨、比“十二五”期间减少9.4%,2021年农药使用量24.8万吨、比2015年减少16.8%;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6%、比2015年提高23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2.4%、比2015年提高9.4个百分点。同时,农药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全国登记的低毒微毒农药占比达85%以上,高活性和环保型新品种市场份额逐年增大。在有效防控农作物病虫危害、保障粮食连年丰收的同时,实现了农药减量预期目标。
“十四五”期间,《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提出了新时期的新目标,农业发展进入加快全面绿色转型的新阶段:
(1)既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又要推进化学农药减量,迫切需要强化科学合理使用,提高农药利用效率;
(2)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迫切需要建立农药使用监管制度,规范农药使用行为;
(3)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迫切需要转变过度依赖化学农药防病治虫方式,大力推进绿色防控,实施病虫害综合防治、可持续治理。
面对这些新形势、新要求,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扎实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化工作,具体可以从以下六方面推进:
(一)加强病虫监测预警。
强化病虫监测,做好田间监测和调查,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和水平,及时、准确、全面掌握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布病虫发生消长动态,及时科学防治。
(二)推广高效植保机械。
更新药械,推广高效植保机械。实用高性能喷药机,普通喷药机配备智能喷雾控制系统,更换标准喷头及喷头体,可以实现喷药误差在5%以内。减少喷药时跑、冒、滴、漏现象,解决施药平台落后造成的农药浪费和药害问题,提高农药利用率。
(三)推进标准化作业。
一是喷药机械作业前进行标准化调试,这是保证药效、降低药量的重要保证。
二是喷药机械作业时要标准,严格按田间作业操作规程进行施药,做到喷药均匀,不漏喷、不重喷,用量准确。茎叶处理喷施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时,如遇气温小于15℃时应停喷;如遇长期干旱、空气相对湿度小于65%或气温大于27℃时应停喷,如不停喷必须要采取辅助措施。
三是飞机航化作业要按照航化作业操作规程进行。
(四)提高科学用药水平。
一是推广安全高效新药剂、新剂型。
二是强化合理使用农药,依天气状况、作物长势、土壤条件等情况合理选择农药,确定施用方法和用量。药剂合理轮替使用,延缓病虫草产生抗药性,减少用药次数和药量。
三是茎叶喷药加助剂,降低农药使用量。
四是化学除草本着安全有效原则,对症适时适量标准化用药。
五是化学除草坚持以土壤处理为主,茎叶处理为辅原则。
六是严禁长残效农药的使用,避免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
七是控制药剂超量使用,减少药害和作物药剂残留。
八是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杜绝盲目多次使用,减少药害发生。
(五)强化绿色防控。
一是坚持农业生产六大基本制度,改变连作对土壤养分过度消耗、病虫害发生加重的状况,促进作物健壮生长,增强作物自身抵抗力,降低病虫草害发生程度,节药增效。
二是优先选用理化诱控(专化性诱杀、趋避性防控)、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替代化学农药,以及环境兼容、生态友好的高效低风险农药等绿色防控措施,集成示范绿色防控技术。
三是推广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合理搭配。
四是进行农田地块农药使用信息的记载,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农药使用可追溯制度。
五是结合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开展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
(六)加强农药包装物和残液等废弃物的回收管理。
农药包装物及农药残液回收按规定妥善处理,解决农药残液随意倾倒及农药包装物随意丢弃等问题,有效减少农药面源污染。
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创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