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提出,地表水监测要“逐步实现水质监测向水生态监测转变”,“监测手段从传统手工监测向天地一体、自动智能、科学精细、集成联动的方向发展”。随着传感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基于物联网的水生态环境智慧监测技术可实现全方位、实时、高效的水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为水生态环境监管提供新的技术方法。
下文介绍水生态环境物联网智慧监测发展历程及发展概况[1]。
国际历程
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美国国家环保局的成立,美国的水质监测开始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全面过渡。
监测仪器方面,各种大型分析仪器向自动化、现代化方向快速发展; 监测网络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覆盖各大水系的上千个自动连续监测网点,可随时对水温、pH、浊度、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有机碳等指标进行在线监测。20 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逐步形成了完善的水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更加注重对新型监测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在高性能传感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同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实施了“哈德森河水质监测项目”“哥伦比亚河口观测项目”“MARVIN富营养化监测平台项目”等地表水环境管理项目,通过广泛、连续、动态地监测河流水力、水质和生态状态,实现了对河流的实时监测。
欧洲、日本等发达地区和国家则建立了涵盖信息收集、决策和呈现3个层面的水质管理和预警系统,用于实时监测河流、湖泊水质状况。
国内历程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从国外引进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对水环境开展实时动态监测,并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环保领域由此成为我国物联网技术应用最早的领域之一。
2013年,国内成功研制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温度、色度、浊度、pH、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以及酚、氰、砷、铅、铬、镉、汞等86项参数的在线自动监测,标志着我国水质监测进入物联网时代。
在长江流域,通过构建将多个异构传感器有机互联的复杂监测网络,从不同维度进行信息采集,利用协同观测、多传感网数据同化与信息融合、数据采集与服务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对资源、环境灾害的动态监测,极大地拓展了水环境监测的时空连续性。
在太湖流域,构建了包括水质固定自动站监测、水质浮标自动站监测、蓝藻视频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等多种监测手段的水环境自动监测体系,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太湖水生态环境的立体、实时监测和预警。
截至“十三五”末,我国已在重要河流的干支流、重要支流汇入口及河流入海口、重要湖库湖体及环湖河流、国界河流及出入境河流等建设了1794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以物联网为平台构建了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七大流域的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
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创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